• 首页
  • 资讯
  • 专家
  • 话题
  • 问题库
  • 礼品商店
  • 分类
    • 新闻资讯
    • 娱乐八卦
    • 3C数码
    • 医疗健康
    • 健康养生
    • 云盘解析
    首页   ›   正文

黑龙江省供热管理条例2021

2021-12-06 23:53
1314  1
金融管理 未结
关注
终于终于等
终于终于等 2021-12-06 23:53
相关标签:
1条回答
  • 雪糕就是冰
    2021-12-07 00:03

    《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2021》

          (2011年8月12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5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等五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6年12月16日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44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18年6月28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黑龙江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等63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21年10月29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供用热管理,保障安全稳定供热,规范供热采暖行为,改善民生,节约能源,维护热用户、供热单位和热源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城市规划区及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单位、个人和热用户,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城市供热(以下简称供热),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及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内由热源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为热用户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热的行为。 本条例所称热源单位,是指为供热单位提供热能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供热单位,是指取得供热许可证,利用热源单位提供或者自行生产的热能从事供热经营的单位。 本条例所称热用户(以下简称用户),是指消费供热单位热能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

          冬季采暖是本省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热事业是直接关系公众利益的基础性公用事业。本条例所称的热是具有不可选择性的公用服务性特殊商品。 供热实行政府主导,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参与经营。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等集中供热方式,制定取消分散锅炉供热的计划,并按照城市供热专项规划逐年提高集中供热比例。

    第五条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供热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地,下同)、县(市,下同)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供热管理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建筑节能技术和设计规范,推广科学先进、节能环保的供用热方式和技术。加强对供热事业的管理和监督,提高供热科学管理水平,保证供热质量。 鼓励应用先进技术,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进供热单位实行智慧供热,推进供热行业节能降耗。

    第二章供热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

          市、县供热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供热专项规划,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审,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由市、县供热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编制供热专项规划应当遵循统筹安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分期实施的原则,重点发展集中供热。 供热专项规划应当包括逐步取消分散锅炉供热的计划和最终取消分散锅炉供热的年限。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供热专项规划。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本条例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办理批准手续。 第九条

           供热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供热专项规划,统筹安排热源建设和管网布局。 国土空间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对涉及供热设施的建设工程进行规划许可审查时,应当征求同级供热主管部门的意见。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供热单位参加专项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实施非节能建筑和供热设施的改造计划,并明确改造完成时限。

    第十一条

          新建、扩建、改建供热工程,应当符合供热专项规划。 供热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承担,并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十二条

          在已建成和规划建设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管网的范围内,不得批准新建、扩建自备热电厂和永久性锅炉。 热电联产供热范围以外的新建房屋和旧城改造,应当实行区域锅炉供热;在区域锅炉供热管网敷设范围内,供热单位有能力提供热源的,不得批准新建分散锅炉供热工程。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本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范围内已有的分散锅炉,制定计划拆除或者改造后并入集中供热管网。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迁移、改建、变卖热源设施。确需拆除、迁移、改建、变卖热源设施的,应当提前向当地供热主管部门报告,并提供替代热源设施,保障用户的用热权益。

    第十三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增加对城市老旧供热管网改造的资金投入,并使城市老旧供热管网改造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网规划建设相协调。具体投入标准与方式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四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筑新增供热面积的,建设单位应当缴纳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

    第十五条

          原有分散锅炉改造后并入集中供热管网的,不得向居民用户收取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部队、学校、大型企业厂区等采用区域锅炉供热的单位申请并入集中供热管网的,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可以适当减免。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六条

          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的标准,按照省有关规定执行。 供热基础设施配套费属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专项组成部分,应当由当地人民政府依法收取并专项用于供热工程建设。

    第三章 供热市场准入与退出

    第十七条

          供热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供热单位未取得供热主管部门核发的《供热许可证》,不得经营供热。 《供热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

    第十八条

          《供热许可证》由市、县供热主管部门负责审查和发放。 《供热许可证》审查和发放的具体办法,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市、县供热主管部门应当将本地供热单位的相关信息定期报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供热许可证》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制。

    第十九条

           申请《供热许可证》的基本条件:

    (一)具备法人资格;

    (二)具备建设单位或者产权单位提供的热源及供热设施、设备的建设审批手续和委托管理手续;

    (三)具有相应从业资格的供热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

    (四)具有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资金;

    (五)没有擅自停热或者弃管记录;

    (六)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条

          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供热单位,应当以自有规模条件独立申请《供热许可证》。

          新成立或者变更法定代表人的供热单位申领《供热许可证》,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股东不得为5年内有弃管记录的供热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股东。

    第二十一条

          供热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国家、省有关规定及当地供热专项规划,依法经营、自负盈亏,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和法律责任;

    (二)科学合理地制定供热单位年度生产、供应计划;

    (三)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组织安全生产;

    (四)为用户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

    (五)接受供热主管部门对供热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

    (六)依法缴纳有关税金和费用;

    (七)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对供热设施进行管理、维护和检修,保证设施完好、安全;

    (八)当地人民政府依法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二条

          供热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监督供热单位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

    (二)对供热单位经营计划的实施情况、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

    (三)受理用户对供热单位的投诉;

    (四)在发生危及或者可能危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紧急情况时,组织符合条件的供热单位临时接管供热经营项目;

    (五)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对供热单位进行信用评价,实行分级管理,于每年度供热期开始前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激励和惩戒。 将用户室温满意度测评列为信用评价的重要指标。对于连续2年评价不合格的供热单位,责令退出供热市场。

    第二十三条

          供热单位拟停止供热的,应当在供热期开始120日前向当地供热主管部门提出退出供热市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同意后方可停止供热经营。当地供热主管部门应当在3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超过期限未作出决定的,视为同意。

    第二十四条

           供热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部门应当责令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依法吊销其《供热许可证》:

    (一)擅自转让、出租供热经营项目的;

    (二)擅自将运行的主要供热设施变卖的;

    (三)擅自停业、歇业、弃管的;

    (四)擅自对供热区域推迟供热、提前停热、中途停热的;

    (五)擅自转让、移交、接管供热设施、供热区域的;

    (六)对供热设施不履行养护、维修和更新改造义务的;

    (七)环境保护审批手续不完备或者供热设施达不到环境保护标准的;

    (八)锅炉不符合节能或者安全技术标准或者超过报废期限继续使用的;

    (九)供热质量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标准的;

    (十)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停止经营活动的其他行为。

          对于擅自停业、歇业、弃管以及被依法吊销《供热许可证》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其他供热单位临时接管。供热单位擅自停业、歇业、弃管,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弃管的供热单位的资产由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处置。

    第四章 供热与用热

    第二十五条

          热源单位与供热单位、供热单位与用户之间应当于供热期前分别签订供用热合同(以下简称合同)。 合同文本应当使用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发布的文本。 合同是供用热双方收交热费、投诉维权的法定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拒签。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另一方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鼓励合同当事人通过调解化解纠纷。 未签订书面合同,供热单位已经向用户供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供暖期的,视为用户与供热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合同关系。

    第二十六条

          供热单位应当自行建设、管理热源厂区外至住宅小区或者单体建筑用地规划红线以外的供热设施。住宅小区或者单体建筑用地红线内的供热设施由建设单位建设。 热源单位、供热单位的供热设施不得超负荷运行。

    第二十七条

          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以热定电的原则,以满足热负荷为主要目标制定热电厂的电力生产、供应计划,不得以电量指标限制热电厂对外供热。

    第二十八条

          供热设施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供热,需停热8小时以上的,热源单位和供热单位应当及时通知用户,并立即组织抢修,恢复供热,同时报告当地供热主管部门。 由于供热单位原因造成停热48小时以上未达到本条例规定标准的,应当给用户按日双倍退还热费。

    第二十九条

          采用分散锅炉间歇式供热的,每天锅炉供热运行时间不得少于16小时。

    第三十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规定当地居民年度供热的起止时间,可以根据气象情况要求供热单位提前供热或者延长供热时间,并给予供热单位适当补偿。 未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供热单位不得推迟供热或者提前停热。 供热单位应当直接向终端用户供热,不得截留、倒卖或者转售热能;不得以节能减排、低温长供等为由降低供热温度。

    第三十一条

           供热单位应当建立用户室内温度定期抽样测温制度,测温记录应当有用户签字。

    第三十二条

          在供热期内,供热单位应当保证居民卧室、起居室(厅)温度全天不低于20℃,其他部位应当符合设计规范标准要求。 检测居民室内温度时,应当以居民卧室、起居室(厅)门进深二分之一处距地面一点四米高点为检测点进行检测。 非居民用户的室内温度应当符合设计规范标准要求,检测方法参照居民室温检测方法。供用热双方在合同中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第三十三条

          实行分户供热的用户申请停止供热的,应当在本供热期开始30日前向供热单位提出申请,供热单位应于接到申请后10日内形成书面答复意见。对不同意停止供热的,应当说明理由。 停止用热的用户,应当向供热单位交纳供热设施运行基础费。供热设施运行基础费的收取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请停止用热:

    (一)非分户供热用户;

    (二)新建建筑在供热设施保修期内;

    (三)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可能危害相邻用户用热和室内公共设施安全运行的其他情形。

          用户停止用热,造成相邻用户室内温度持续低于本条例规定的最低温度的,供热单位应当恢复供热。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四条

          居民用户室内温度低于本条例规定最低温度或者合同约定温度的,用户可以告知供热单位。供热单位自被告知之时起10小时内进行现场测温。双方对未达标温度没有异议的,对测温时间和结果应当共同签字确认,供热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采取改进措施。自告知时起48小时仍未达到温度标准的,供热单位应当自收到用户告知之日起至测温达标之日,按照本条第三款、第四款、第五款规定向用户退还热费。

          居民用户可以同时向供热主管部门投诉。供热主管部门应当自用户投诉之时起24小时内采取现场免费测量的方式,确定室内温度。由于供热单位原因未达到供热标准的,供热主管部门应当责令供热单位采取改正措施,自用户投诉之时起48小时未能改正的,供热单位应当自收到用户告知之日起至测温达标之日,按照本条第三款、第四款、第五款规定向用户退还热费。 居民室内温度低于20℃,高于16℃(含16℃)的,按日退还用户日标准热费的50%;室温低于16℃的,按日退还用户日标准热费的100%。属于热源单位原因的,供热单位先行赔付,再向热源单位追偿。 退还热费总额=日标准热费×室内温度不达标天数×室内温度不达标退还热费比例 日标准热费=用户应交纳热费总额÷年度供热期天数 因供热单位原因,造成居民室内温度低于本条例规定最低温度,供热单位应当在1个月之内向用户退还热费。 非居民用户按合同约定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第三十五条

          供热单位和供热主管部门应当使用经检定、校准、测试合格的测温器具,在10时至14时之外的时段对用户进行现场测温。 供热主管部门现场测量温度的,应当将测量的时间、地点、用户名称、设施状况、检测器具编号、检测人员、在场人员等信息记录清晰、完整。记录凭证应为三联形式,由供热主管部门、用户、供热单位各自留存。 供热主管部门应当对供热单位的供热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设置用户公开投诉电话,及时查处投诉人反映的问题。 第三十六条

          未经供热单位同意,用户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连接或者隔断供热设施;

    (二)改动供热设施,影响供热质量;

    (三)安装热水循环装置或者放水装置;

    (四)改变热用途;

    (五)改动热计量及温控设施;

    (六)改变供热采暖方式。

          用户违反前款规定或者损害供热设施,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第三十七条

          用户未按照规定交纳热费或者有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的行为,导致其室内温度低于本条例规定温度或者合同约定温度的,供热单位不承担责任。给其他用户和供热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用户盗用供热系统热水或者由于室内装修影响正常检修和擅自改动室内供热设施,给供热单位和其他用户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八条

          供热单位的司炉、维修和专业技术人员,应当经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五章 热费管理

    第三十九条

          热价由市、县价格主管部门核定,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市、县价格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煤炭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 实行热电联产的供热单位,热电联产机组应当合理分摊热、电成本。 市、县价格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开展供热成本监审,间隔周期不得少于一年,根据成本监审结果适时调整热价。调整热价时,应当公布热费价格组成,组织召开定价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

    第四十条

          已安装供热计量装置和室温调控装置的,应当推行热计量收费;未实行热计量收费的用户,按照面积收费的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自行确定。 专业商业办公用楼室内温度和热价按照居民用户标准执行。

    第四十一条

          实行热计量收费的用户,热费按照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计收,具体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核定。 文化、教育、体育等公益性设施应当实行计量收费。

    第四十二条

          实行热计量收费的用户应当于每年12月31日前向供热单位按面积预交全额热费,待供热期结束后,按实际计量情况结算热费,多退少补。 未实行热计量收费的用户应当于供热期前向供热单位交纳不少于50%的热费,剩余热费应当于每年12月31日前向供热单位交纳。 新建房屋未交付购房人使用前的热费,由建设单位交纳。租赁房屋的热费,由房屋所有人交纳;承租公有住房的,热费由房屋承租人交纳。出租人和承租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四十三条

          用户逾期未交纳热费的,供热单位可以向用户发出催交通知书,用户自收到催交通知书满15日仍未交纳的,供热单位在不损害其他用户用热权益的情况下,可以对其限热或者停止供热,并向供热主管部门备案。 用户拒不交纳热费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供热单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供热单位未向用户公示《供热许可证》的,用户可以拒绝交纳热费,并向供热主管部门举报。

    第四十四条

          向居民供热的用水价格,按照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结算。

    第四十五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并完善供热保障机制,保障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用户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体的用热。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供热风险防范机制及供热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防范供热风险,保证供热安全。 第六章供热设施管理

    第四十六条

          供热单位应当建立供热设施巡检制度,对管理范围内的供热设施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发现居民用户供热设施存在隐患的,应当及时消除;发现非居民用户采暖设施存在隐患的,应当书面告知。

    第四十七条

          城市供热设施地面及地下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修建建筑物、构筑物;

    (二)挖坑、掘土、植树、打桩;

    (三)爆破作业;

    (四)堆放垃圾、杂物等;

    (五)其他影响供热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四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热源单位或者供热单位同意,不得擅自改变、拆卸或者移动共用的供热管网和标志、井盖、阀门、仪表等设施。

    第四十九条

          工程建设施工应当保证供热设施安全。因施工造成供热设施损坏的,由施工单位负责修复;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未完待续)

    0
 看不清?
提交回复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

打赏
游客
登录后展示个人签名去登录
0文章 0问题 0回答 0点赞
写作
发布问题
发布文章
关注微信
加QQ群
随机文章
蜂蜜怎么吃效果最好 蜂蜜的作用与功效
2021-12-05 23:15:55
小米Civi美女产品经理实锤:最便宜小米12版本被砍!
2022-03-01 22:44:20
怎么全身美白 全身美白的方法
2022-02-19 09:26:37
白带有血丝是怎么回事啊 白带为什么会有血丝
2021-12-06 20:19:33
刘亦菲陈晓《梦华录》豆瓣开分8.4 口碑相当高:神仙姐姐三大美女演技厉害
2022-06-11 10:13:42
霜降吃什么传统食物 霜降必吃的传统食物
2021-12-06 10:54:07
历时2年多打磨!Redmi K50电竞版拍照出色
2022-02-24 18:28:10
子宫肌瘤多大需要手术
2022-04-02 10:40:26
曝vivo X90 Pro+已在路上:1英寸怪兽级大底加持 手机影像天花板预定
2023-01-30 09:22:04
火龙果怎么吃 火龙果的食用方法
2021-12-05 23:10:15
核酸检测前可以吃东西吗 新冠核酸检测的注意事项
2021-12-05 00:39:53
中国网信杂志刊登马斯克署名文章:相信科技创造美好未来
2022-12-11 21:46:22
青海乡干部跳入冰湖救落水野狼 网友们的评论亮了!
2021-12-09 21:16:40
iPad全线涨价!等等党这次输得非常彻底
2023-04-11 09:05:53
奥密克戎BF.7毒株或成为未来全球主流:传播更强 疫苗依然有效
2023-02-20 09:52:02
热门标签
智能手机为何越卖越贵 马斯克加速抢滩一文了解脑机接口 凛冬将至苹果还能靠iphone支撑多久 新野蛮人马斯克 630wrtx 4090解锁极限功耗 马斯克没有打价格战的基因 ipad营收锐减卖不动了 小米13 lite现身小米13家族最便宜版本 感受守护网络安全的黑科技app 感受守护网络安全的黑科技 新一代影像性能旗舰努比亚z50官宣 黑亚当纽约首映式 黑亚当创下巨石强森个人最好成绩 超人归来电影免费观看 超人回归dc 超人回归 贝鲁奇谈贝鲁奇 辐射剧集首张剧照 大超与白狼不可兼得 用废品造的iphone你会买单吗
Copyright © 2025 网站备案号: 闽ICP备2020021158号-10 本站所有信息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1494738443@qq.com 我们立刻删除。
responsive_hankin 主题. Designed by 极速问答社区
赞赏作者

请通过微信、支付宝 APP 扫一扫

感谢您对作者的支持!

 支付宝 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