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弹分尖头弹、圆头弹、铅芯弹、钢芯弹、钨芯弹、穿甲弹、燃烧弹、曳光弹,每一种里还有细分。
-
不同的子弹有不同的用途,为了达到不同的射击目的就需要使用不同的弹头了。就好像选择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汽车一样,选用子弹时也会同样有取舍。
首先弹头质量不同带给子弹不同的用途。
我们先来拿常用的9×19mm Parabellum(帕拉贝伦弹)手枪弹来说吧。9mm帕弹在国际上有几种比较常见的重量区间。首先最常见的就是115gr与124gr(gr:一种计算弹头质量或者火药时常用的质量单位为1/7000磅,大约0.065克,由于转换成克为单位数字太过庞杂,所以后面都以gr格令为单位。)这种子弹的初速在1180到1350之间,也就略微超过音速的速度。而如果射手需要使用消音器,减小音爆的噪音,那么就得降低子弹的速度使其达到亚音速。但是如果单纯降低子弹速度动能上就会有损失。这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大子弹重量,使得弹头达到147gr,这样的调整一下子就可以让子弹在不损失动能的同时还能降低速度。
而由于子弹飞出的反冲产生了后坐力,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无枪口制退器的情况下后坐力是直接与弹头重量挂钩的。后坐会随着弹头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像北美的hornady厂商考虑到女性的力量较弱的情况,生产了大量类似于100gr或者90gr的子弹来减小后坐力。而这样小后坐的子弹在少部分枪上会造成由于后坐不够导致枪支无法回膛的情况。所以如果不是必要,大部分人不会选择。
图为hornady的100gr 轻型子弹
其次,弹头的形状与材料会大大影响子弹的作用。
比如说对付软质目标的情况下,穿透力便不那么必要。过分的穿透反而类似于二战的6.5jap打过去穿个眼,不足以充分释放子弹的威力。而如果这时将子弹弹头形状做出一个可以兜住液体的漏斗形状,然后内部用铅之类的软质金属,外面用延展性极佳的铜作为外撑的话,由于阻力的影响,子弹会发生形变变成一个比原口径大的蘑菇,从而就增加子弹的杀伤力。
这只是举其中几个例子,还有为了特定距离的弹道表现而选择特定的口径;为了特定的速度选择不同的弹头重量;利用外形的变化调整弹道曲线的平直等情况。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子弹有各种各样弹头 -
影响子弹重量的主要因素:
1-口径:通常枪弹口径大,其重量也随之增大,如7.9毫米枪弹的重量大于7.62毫米枪弹;
2-长径:即同一口径的枪弹,长度不同。最典型的是同口径全威力弹与中间威力弹,如:同为7.62毫米口径,五三式枪弹的长径54毫米,其重量大于长径39毫米的五六式枪弹;
3-弹种:同口径、同长径的枪弹,按其类别不同,内部装药各异,直接影响枪弹的重量。如:同为五六式枪弹,普通弹、穿甲弹、燃烧弹、穿甲燃烧弹的重量各不相同;
4-结构:枪弹的被甲、弹芯、填充物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对重量的影响很大;此外有的枪弹设计了弹头内的空腔,在提高杀伤力的同时, 会相应减轻一些重量。
上述四个方面,是针对所有枪弹而言,具体到题主所问的本题,主要涉及后两个方面。
-
“同一子弹,其弹头的重量规格不一”的原因很多,既有弹头加工时的误差所致,也有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人为的改变“弹头”的“规格”的情况。
造成“弹头重量、规格不一"的原因,既有“设计因素”,也有“加工”因素,还有使用者自己“自行处理(为产生“炸子”的效果,自行磨偏弹头)”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的。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
如本站内容“对您有用”,欢迎随意打赏,让我们持续更新!
打赏